液冷散热:AI服务器迅速增加需求水涨船高!
发布日期: 2025-03-24 | 作者:安博综合体育官方app下载-其他
英伟达准备在明年中期推出备受期待的下一代“Blackwell Ultra”AI服务器,这个服务器在性能上远超现有的产品,比如市面上的GB200。
但是要知道,性能的增加,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功耗也将相应增加。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高性能计算、大数据处理等高负载应用场景的需求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液冷技术,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散热技术,受到更多产业玩家们的关注。据悉,GB300将采用“全水冷散热方案。
受益于此,液冷板块在长期资金市场上也迎来了大涨。比如润泽科技(300442)、高澜股份(300499)、康盛股份(002418)等玩家的股价都是芝麻开花节节高。
不光是国内的长期资金市场,国际上,Vertiv作为今年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,凭借公司强大的数据中心电源和热管理系统,成为半导体价值链中的关键参与者之一。而且,Vertiv与英伟达的合作确保了其在竞争中保持领头羊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强强联合。今年第一季度,其销售额和盈利分别同比增长了8%和42%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那么,在液冷时代即将逐步铺开的当下,谁将享受时代带来的红利,站上下一个风口呢?笔者今天带你来一探究竟。
随着AI时代的逐步到来,芯片功耗提升慢慢的变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。据统计,2016年-2022年,CPU的平均功耗从100-130W提升至300-400W,英伟达最新发布的B200,采用Blackwell架构,功耗甚至已达到了1000W。
但是即便如强的可怕的英伟达,也会遇到散热问题。上个月就有报道说,英伟达近几个月要求供应商更改其新款Blackwell芯片的服务器机架设计,以此来解决过热问题
此外,就在之前的IDEA(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)大会上,未来十年AI的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增长100万倍的算力,远超摩尔定律预言的100倍增长。基于此进行预测,预计明年我国的AI服务器市场规模将突破560亿美元,同比增长幅度超过80%。
可别小看了散热技术,能源成本占数据中心经营成本的大部分,其中,冷却一项就占了电力消耗的40%—50%,占总经营成本的至少四分之一。
而展望未来,据专业机构测算,以全球数据中心为例,其液体冷却市场将呈指数级增长,到 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约28%。目前至少60%的数据中心正在考虑从空冷升级到液体冷却或其他混合系统。我国的液冷市场规模也将突破100亿元大关。
如果我们把液冷的产业链拆开,你会发现液冷数据中心行业上游包括冷却液、CDU、电磁阀、TANK等零部件,中游则是液冷服务器和基础设施,下游的应用相对来说就较为广泛了。一般来说,液冷基础设施涉及零部件较多且市场标准不一,下游用户主要是通过总包方式来进行采购。
其实从这些年的布局节奏来看,微软、谷歌、Meta等公司都在加快渗透液冷技术。
就以英特尔为例,它与Vertiv合作,为AI芯片Gaudi3提供液冷解决方案。此外,微软与数据中心设计制造玩家Wiwynn合作开发两相浸没式液冷方案,预计可将服务器功耗减少5%-15%。
而我们开篇聊到的Vertiv,算是液冷技术这样的领域的领头羊,而且这些年也正在通过兼并重组实现做大做强。尤其是在去年,其收购了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基础设施提供商(CoolTera)全部股份和相关资产,为Vertiv带来高热密度液冷场景前沿技术。
从财务数据上来看,Vertiv的EBITDA 增长率高达41%,比行业中位数高出585%,表现出较为出色的竞争力。
而在众多的液冷技术路线中,冷板式液冷因其生态相对成熟、易于工程化和成本较低的优势,正在慢慢的变成为AI数据中心的主流选择。
纵览整个行业,行业有一个问题是产业链各厂商技术路径多样,产品规格和质量各有差异,很多液冷模块没办法做到兼容,这样就增加了用户的使用门槛。定制化属性较为显著,这样不利于后续降本。
而从国内的需求来看,之前三大运营商联合发布《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》, 提出了三大运营商2024年新建数据中心项目10%规模试点应用液冷技术,2025年50%以上数据中心项目应用液冷技术,这就有利于需求的增长。
而国内玩家也在加速布局。未来谁能率先更多地积累服务经验和客户资源,谁就更具有先发优势。
注: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。